文/ 臺北市立大學衛生福利學系三年級 邱詩婷
一、 飲食發炎指數
飲食發炎指數(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DI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的飲食分類為從最大程度抗發炎到最大程度促發炎的工具,利用飲食頻率問卷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蒐 集的食物攝取情況來換算膳食發炎指數。計算方式為將食物的攝入量乘以相應的食物參數發炎反應分數。DII 評分越高,表示攝取該食物促進發炎的可能性越大,評分越低則表示抵抗發炎的能力較好。
目前已知地中海飲食模式、水果、蔬菜、橄欖油、全穀物和魚類的攝入含量高,酒精和橄欖油攝入量適中,或是複合碳水化合物、n-3 多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維生素 E、維生素 C、β- 胡蘿蔔素和鎂等特定的營養素,皆與較低的發炎水平有關。相比之下,西式飲食、紅肉、黃油、高脂肪乳製品和精製穀物等,則與較高的發炎水平有關 (Shivappa et al., N.,2017)。
二、 憂鬱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估計有 3.8% 的人口患有憂鬱症,其中包括 5% 的成年人(男性 4%,女性 6%),以及 60 歲以上成年人的 5.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23)。在臺灣,15 歲以上民眾 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估計憂鬱人口逾百萬,其中女性有 10.9%,是男性 6.9%的 1.8 倍(張家銘,2024)。在憂鬱發作期間會感到悲傷、煩躁、空虛等情緒,也可能會對活動失去興趣,甚至產生自殺的想法。目前自殺率逐年上升,已居於十大死因第九位,更是 15-24 歲青年的第二大死因,25-44 歲壯年的第三大死因,以及 45-64 歲中年的第七大死因(張家銘,2024),相對是重要的疾病負擔。
三、 飲食、發炎反應與憂鬱
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飲食、發炎反應與憂鬱症之間的關係。在 2014 和2016 年韓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 (KAHANES)中發現,5,465 名參與者其含糖飲料的攝 入與憂鬱和自殺意念呈正相關,飲食因素被認為是可以改變的憂鬱危險因素,飲食攝入的改善將有助於預防憂鬱 (Kim, J et al.,2022)。西北阿德萊德健康研究(NWAHS)調查飲食發炎指數評分與憂鬱症狀風險增加的關聯,結果呈正相關,且女性的增加風險大於男性 (Shakya et al.,2021)。
前列腺素等親發炎性二十碳酸是引起發炎反應的重要媒介物,會導致血管擴張、組織液滲出,增加白血球攻擊強度,使組織紅腫熱痛,最終導致慢性發炎。脂肪細胞也會釋放其 他發炎物質,如白細胞介素-6 或腫瘤壞死因子,加速全身性發炎。過多的胰島素也會增加親發炎性物質的產生,並促使葡萄糖進入脂肪組織,增加體脂肪(黃智生,2008 年 2 月)。故高糖、高油的食物容易刺激身體引起發炎反應。
生物學研究顯示酵素「PLA2」會把儲存在脂肪細胞內的花生四烯酸釋放到全身,接著酵素「COX-2」將花生四烯酸轉變成前列腺素,酵素「PLA2」和「COX-2」會因為每個人 身上的基因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進而影響憂鬱症的發生以及憂鬱症狀的表現,帶有 GG 序列的cPLA2 gene 基因的憂鬱症病人,較常出現包括疼痛、腸胃不適、排尿不順等「身體化症狀」,病人體內的發炎指數也比較高,尤其女性病人更為明顯(谷大為,2018)。
四、 抗憂鬱食物
十二種抗抑鬱營養素與抑鬱症的預防和治療有關:葉酸、鐵、長鏈 omega-3 脂肪酸(EPA 和 DHA)、鎂、鉀、硒、硫胺素、維生素 A、維生素 B6、維生素 B12、維生素 C 和鋅。計算抗憂鬱營養素密度得分最高的食物是雙殼類動物,如牡蠣和貽貝、各種海鮮和 動物性食物的內臟。得分最高的植物性食物是綠葉蔬菜、生菜、辣椒和十字花科蔬菜 (LaChance, L. R. & Ramsey, D.,2018)。可以看出抗憂鬱的營養素與食物和抗發炎的食物類 別有許多重疊之處。
五、 結論
飲食與憂鬱之間的關係日益受到重視。上述研究顯示,飲食發炎指數和憂鬱症狀增加 的風險息息相關,因此,適量攝取抗憂鬱食物有助於促進大腦的神經傳遞、調節情緒,並 提供必要的營養素,從而有助於調節身體的發炎反應,改善憂鬱症狀,提高生活質量。而 作為研究工具,飲食發炎指數對於進一步研究飲食與憂鬱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意義,其未來的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六、 資料來源
- 谷大為(2018)。基因(體質)X 環境:談憂鬱症的身體化症狀。台灣營養精神醫 學研究學會。https://tsnpr.org.tw/press_index.php?id=46
- 張家銘(2024)。正視憂鬱症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 會。https://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info.asp?/70.html
- 黃智生(2008 年 2 月)。發炎反應–常見文明病的始作俑者。科學發展,422。 https://ejournal.stpi.narl.org.tw/sd/download?source=9702/9702- 01.pdf&vlId=91A2EDDE-F1B7-444C-BB9E-FA8FCAF84269&nd=0&ds=0
- Kim, J., Hong, C., & Lee, G. (2022). Association between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and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Korean adul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from the 2014 and 2016 Korean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KNHANES). Nutri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16(2), 194–204.
- LaChance, L. R., & Ramsey, D. (2018). Antidepressant foods: An evidence-based nutrient profiling system for depression.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8(3), 97–104.
- Shakya, P. R., Melaku, Y. A., Shivappa, N., Hébert, J. R., Adams, R. J., Page, A. J., & Gill, T. K. (2021).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DII®) and the risk of depression symptoms in adults. Clinical nutrition (Edinburgh, Scotland), 40(5), 3631–3642.
- Shivappa, N., Hebert, J. R., Marcos, A., Diaz, L. E., Gomez, S., Nova, E., Michels, N., Arouca, A., González-Gil, E., Frederic, G., González-Gross, M., Castillo, M. J., Manios, Y., Kersting, M., Gunter, M. J., De Henauw, S., Antonios, K., Widhalm, K., Molnar, D., Moreno, L., … Huybrechts, I. (2017).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the HELENA study.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61(6), 10.1002/mnfr.201600707.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Depressive disorder (depression). Depressive disorder (depression) (wh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