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

公告日期:2023/6/5 17:50

文/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三年級 翁咏聖
      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三年級 蕭羽秀

蟲媒傳染病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 ,目前我國的法定傳染病中,能夠以節肢動物為有效媒介傳播者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包括經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傳播的登革熱、屈公病與茲卡病毒感染症;由熱帶家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地下家蚊(Culex molestus)、白線斑蚊傳播的西尼羅熱,以及 1965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正式授予臺灣瘧疾根除證書之前 ,曾在本地透過矮小瘧蚊(Anopheles minimus)傳播的瘧疾。在臺灣農村地區稻田、豬舍周遭有較高機會出現的日本腦炎由三斑家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環紋家蚊(Culex annulus)、白頭家蚊(Culex fuscocephala)傳播,則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包含主要透過斑蚊與家蚊傳播的裂谷熱,以及經由埃及斑蚊傳播的黃熱病,而被歸類於其他傳染病的淋巴絲蟲病,其中1960年代以前,曾在臺灣、澎湖、金門地區流行的班氏絲蟲(Wuchereria bancrofti),可以透過熱帶家蚊傳播。另外在立克次體所導致的疾病中,尚有流行性斑疹傷寒(藉由體蝨傳播,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地方性斑疹傷寒(藉由鼠蚤或貓蚤傳播,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恙蟲病(恙蟎傳播,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又稱叢林斑疹傷寒)等[1]。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資料顯示我國全年均有恙蟲病例,而通報數量從4、5月起逐漸上升,約在6、7月時達到高峰,個案多分布於臺灣花東及離島地區。近期我國登革熱與屈公病病例基本上為境外移入,高於去年、前年同期,其感染來源主要來自東南亞與中南美洲國家[2]。本月適逢清明兒童連假,又見春暖花開,國內許多民眾安排祭祖掃墓、戶外踏青、出國旅遊等活動,親近高溫潮濕的環境,可能有遭到蚊蟲叮咬的機會。為了降低上述疾病之感染風險,社會各界可以透過以下幾個層面強化病媒管制和疾病防治工作[3]:

  1. 衛教宣導:外出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液,且於房舍加裝紗窗、紗門與蚊帳,並使用蚊蟲誘捕裝置。以登革熱為例,建議民眾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國家或地區,如有必要,可先諮詢旅遊醫學門診,若之後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骨頭痛、出疹等疑似症狀,務必立即就醫,並告知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
  2. 社區動員與孳生源清除:噴撒化學藥劑並非從根本防治蟲媒傳染病的良方,定期清除環境中的孳生源才是首要策略。身為 gōng-wèi(公衛)人,必須擁有向社會大眾 「kóng-uē (說話)」、「講故事」的特質,運用由下至上的培力/賦能(empowerment)技巧,讓周遭的人們能夠實質參與改善公共衛生的行動,增進對自身健康的掌握能力,例如:推動行為改變溝通計畫,促使社區居民主動落實「巡、倒、清、刷」之處理要訣,積極投入防治任務,同時鼓勵衛生單位採取對環境衝擊較低的方案,像是以昆蟲生長調節劑、生物防治(以色列蘇力菌、劍水蚤、食蚊魚、沃爾巴克氏體)取代傳統噴藥方法。
  3. 病例與病媒監測:針對病例,實施國際港埠入境旅客體溫篩檢、提供快篩試劑,並建置完善、即時的疫情調查、採集檢驗與通報訪視系統。可計算住宅、容器、布氏、幼蟲、成蟲等指數與級數,瞭解病媒密度,另搭配資料視覺化工具,結合病例的時空分布,有助於持續追蹤特殊場域(如農園、廠區等)及國內外整體流行趨勢。
  4. 衛生法規執行:中央與地方衛生機關,或基層健康照護與環境衛生相關領域從業者,如公共衛生師、醫護團隊、病媒管制人員等,應依循《傳染病防治法》、《廢棄物清理法》、《 傳染病防治獎勵辦法》等規範,針對平時、散發及群聚疫情,依據當地實際需要來研擬、推動並評估防治措施。

人畜共通傳染病:馬堡病毒出血熱

        馬堡病毒出血熱是線狀病毒——馬堡病毒感染造成,今天2月開始赤道幾內亞爆發馬堡病毒出血熱疫情,且疫情有逐漸擴散的趨勢,因此疾管署於4月2日將該國旅遊警示提升為第二級。截至今年3月31日止該國共報告34例病例,14例確診病例中10例死亡,20例疑似病例全數死亡。

         馬堡病毒出血熱的傳染方式是接觸受感染果蝠或是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或其屍體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是間接接觸被感染者體液污染的環境而感染,接觸感染者的屍體亦為重要傳播途徑。馬堡病毒出血熱初期症狀為突發高燒、嚴重頭痛與倦怠、肌肉痛等;發病後3~5天後全身開始出現紅疹,伴隨嚴重腹瀉、腹痛、噁心感及嘔吐,初期症狀與蟲媒傳染病的臨床症狀相似,但馬堡病毒出血熱發病後5~7天起許多病人會有嚴重出血現象,致死率約為24~88%[4]。

        馬堡病毒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民眾可藉由在流行地區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及食用煮熟的動物製品來預防,並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如病患應禁止性行為、病患屍體應於24小時內火化。而醫療院所應將疑似病例與確診病例優先安置於負壓隔離病房[4]。

新興抗藥性菌株:耳念珠菌感染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 是一種真菌(Fungus),菌株最早在2009年日本的婦人的外耳道被分離出來,是具有多重抗藥性的念珠菌致病株。和其他念珠菌屬相異處是該菌種會在醫療機構內傳播,並引起醫療照護相關的群突發(outbreak),且傳播速度快[5]。因耳念珠菌有多重抗藥性、使用標準的實驗室方法難以辨別菌株、目前已在醫療機構中爆發,使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高度關注,於今年3月23日將耳念珠菌         (C. auris) 列為公共衛生緊急威脅[6]。

        目前全球五大洲皆有發現耳念珠菌,且感染病例大幅增加,臺灣於2018年至2022年有發現3例耳念珠菌感染,但經確認後並沒有特殊抗藥性。耳念珠菌感染為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環境表面或設備或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因此平日需落實標準防護措施,尤其是手部衛生及環境清潔。已知感染耳念珠菌的危險因子包括:入住加護病房或接受侵入性治療者,血液腫瘤、糖尿病或其他免疫不全患者,感染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燒、畏寒,亦可能造成腹腔內、泌尿道、皮膚及軟組織、骨頭及肺部感染感染與菌血症,最嚴重可導致死亡[5,7]。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指出30-60%感染耳念珠菌的病人死亡[6]。

        美國與歐洲的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及英格蘭公共部門有針對醫療機構預防耳念珠菌感染的感控措施頒布指引,包含:1. 徹底執行手部衛生 2. 使用建議的產品清潔及消毒病人照護環境 (每日及終期清潔) 3. 進行病人接觸者的篩檢以找出 C. auris 移生病人[7]。

        目前臺灣並沒有耳念珠菌感染死亡病例,但醫院仍需落實手部衛生與環境衛生,一發現耳念珠菌感染病人需進行病人接觸者篩檢,盡快找出C. auris 移生病人才可盡力防堵耳念珠菌感染。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3)。傳染病介紹。https://www.cdc.gov.tw/Disease/Index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3)。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https://nidss.cdc.gov.tw/Home/Index
  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3)。登革熱/屈公病防治工作指引2023年2月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https://www.cdc.gov.tw/File/Get/M6HJkiYE2xDJG74_RNUoTw
  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3)。馬堡病毒出血熱疾病介紹。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pasxBh1UgkVv3Wz7PuR5Ww
  5. 陳怡君、劉建衛(2018)。新興抗藥性念珠菌的威脅:耳念珠菌。感染控制雜誌,28(2),62-68。
  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23)。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Candida auris.Retrieved form: https://www.cdc.gov/fungal/candida-auris/candida-auris-qanda.html
  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9)。Candida auris 感染管制建議。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https://www.cdc.gov.tw/Uploads/72f576be-6a19-49c7-a07f-837937859a45.pdf